每个摊位生意都不错 一位穿着东北“大花袄”的烧烤摊主 吃饭前先拍照打卡 摊主们不用再流浪 这么多年第一次有了上班的感觉 摊主张姐是这次摇号的幸运儿,没有“正式编制”之前,她是临平各个城区里散装夜市的“游击队员”。哪里生意好,就去哪里转一圈,这样的日子她已经过了十多年了。 张姐的摊位在夜市靠里的位置,初见她时,她倚在摊位上玩着手机。 “收入也没多大变化吧,有时候可能要少一点。”张姐说,以前打游击的时候,哪里流量大去哪里,有的厂里来了批临时工,人流就大了,有的地方开了什么新店有流量,生意也能蹭一蹭。 有了阵地以后,客流量比较固定,张姐算了算,其实也大差不差,最大的改变,在于不用再与城管玩猫捉老鼠了,“下了雨,我还能心安理得搭雨棚继续做生意”。 张姐身材有些微胖,以前在路边摆摊,难免会和城管碰上。然而对于城管,张姐其实是理解的,“他们赶我们走天经地义啊,这是他们的工作,我们有时候是有点不好的影响”。城管每次看到张姐,总是苦口婆心地劝,张姐听了也不好意思,但毕竟日子还得继续过,摆摊车就是她的生计,“我也没办法,大家都挺难”。 中签之后,张姐说感觉自己在上班了,每天生意做到凌晨收工,洗完车子睡到中午,下午备货,晚上出摊,虽然没有双休日,但流浪的日子终于结束了,日子有了规律,收入也稳定。 和张姐一样,自从摇中了号,老王就对这个摊位格外看重。他很自豪地揪起自己身上的围裙,上面印着“无国界夜市”,他说,这是夜市给他们统一做的。 老王也打了四五年的游击。之前在新城路野生夜市,他也去摆过几个月,没有“正式编制”以前,每天晚上7点不到,老王先是去海宁的几个居民区附近做生意,熬到深夜12点左右,再跑去海宁的闵家桥,熬到次日凌晨两三点是家常便饭,生意好的时候,他干脆再让自己熬一熬,熬到凌晨5点。 “干我们这一行,哪里有轻松的?没有双休日不谈,回去以后车还要里里外外洗一遍擦一遍。”老王给食客包好一个鸡腿,用抹布擦掉台面上的油渍,他说,有时候回去收拾完三轮车,天都亮了,睡到中午,又要起来备货,准备出摊。 因为要躲避城管,老王摆摊的地点还是会变动,没加上他微信的回头客,要吃到他的鸡腿总是得碰运气。中了签之后,老王安安心心搬了进来,以前认识的食客们,也都往夜市赶。“我也不用每天晚上这么拼,跑好几个地方了,基本上每天做到凌晨一两点,可以收工了。” 来吃夜宵的大多是年轻人 甘肃天水麻辣烫 摇了两次号都没摇中 卖炒粉的李大姐很失落 从无国界夜市往西走了大概一公里,李大姐的三轮停在非机动车道上。她搬了张小凳子,背靠着绿化带,面朝着人行道。这里是一家服装制造厂,里面的工人晚上9点左右下班,李大姐在等他们来买自己的炒粉。 一公里外是喧嚣的夜市,而这里的人行道,9点以前几乎不会有什么路过的行人,背后的车流疾驰而过,面前最多只有几辆电瓶车开过。 “摇不到啊(没抽中摊位),怎么办呢,我也想去摆摊的。”李大姐参加了第一次摇号,没摇中,第二期的300多个摊位,也与她无缘。 李大姐的丈夫在临平打工,家里还有个孩子在上学。找不到工作,李大姐想着自己做点小生意,补贴家用。后来,她花了将近一万块,买了三轮,改了车斗,就在路边卖炒粉。 被赶来赶去是日常,李大姐已经习惯了,但摆摊最怕的,还是下雨天。“下雨天支个棚,太占地方,肯定要被赶的,但是没有雨棚,生意就一点都做不了了。”前一阵子连绵阴雨,李大姐每天只能在家洗洗衣服,做做卫生,真的没啥事做了,一点钱都挣不到。 无国界夜市是李大姐做梦都想进的,在外面摆摊,哪怕顺顺当当,不遇雨天不见城管,一晚上的利润可能也就几十块钱,更加不敢去地铁站、商场这些人流量大的地方摆摊,“我怕一去,车就被收了,还要交罚款”。 和李大姐不一样,在翁梅地铁站下面路口卖鸡蛋灌饼的老马,说自己摇中了一期的摊位,但不知道什么原因,不允许他进去。“我是不去摇了,这样也蛮好。”老马看着有点赌气,但到底为什么去不了,他也说不上原因,“为了一口气,没去问过”。 |